
发布时间:
2025-01-20 14:32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
分享到:
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和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作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税收营商“软环境”,为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
税务赋能,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税务部门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行“外网登记、内网审核”的新模式,推动从实体大厅“接触式办税”向网上大厅“非接触式办税”进行延伸,围绕“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深化不动产税务信息登记共享,实现“交易申报-纳税评估-税款缴纳-信息回传-产权办理”的完整业务流程,将纸质资料“现场传递”,并转为电子资料“线上流转”,持续推进网上(掌上)办结率,缩短土地“办证”时间为30分钟,显著提升不动产登记办理服务效能,极大地节约企业时间和资金成本。加强对办证企业的后续服务,精准解决企业土地后续涉税疑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宣传税费优惠政策1000余次,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做到应享尽享。
银税互动,解决小微企业“最难一公里”。税务部门聚焦企业“融资难”、银行“房贷难”问题,完善“银税互动”机制,为企业诚信“背书”,为银行授信“减压”,有效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企业“诚”风而行。二连浩特市税务局连续10年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工作,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开展“纳税信用联合激励卡”推广工作,推进纳税信用融入二连浩特市“信易+”信用应用场景。目前,已有1户企业通过“优先推荐市场主体参与荣誉评选”获得自治区发改委颁发的“诚信示范企业”称号。大力宣传“银税互动”守信激励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税务+金融”服务模式,为银行推送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信息,实实在把纳税信用转化为金融信用,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情况。2024年,累计为纳税人授信贷款166笔,金额8280.4万元,为中小企业引入资金“活水”。
精细服务,践行解决问题“最先一公里”。“税务+法院”协作发力,构建依法治税新格局。二连浩特市税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财源建设年”工作部署,深化拓展“税务+法院”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不动产司法处置与税费征缴协作机制,建立无缝对接的部门工作流程,全面规范不动产司法拍卖涉税办理事项,在拍卖前强化支持配合。协助法院进行不动产涉税调查为法院开展不动产司法拍卖提供支持,明晰拍卖中纳税义务;拍卖后优化征缴流程。在拍卖交易成功后,人民法院根据税务机关计算的应纳税费,从拍卖款项中扣除被执行人应承担的税费,直接缴入税务机关账户,既避免纳税人多次跑,又保证税及时入库,有力提升了服务质效。相较之前,司法拍卖涉税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节约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梳理提升税费服务效能各项举措,积极入户登门为企业进行辅导和答疑解惑,利用“枫桥热线”为纳税人答疑1831户次,“枫桥式”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解决税费争议矛盾23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