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25-01-09 11:05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分享到: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通过充分融合应用,深刻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公共治理方式,为城市治理结构性创新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大力促进数据要素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应用,赋能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一个大脑”赋能,让城市治理思考有“道”。乌海“城市大脑”建设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充分激活数据要素能量,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聚”数,从3亿到15亿,数据要素加速融汇,基础数据库不断完善,主题数据库持续丰富,全面支撑城市治理各领域场景创新应用。“观”城,1.5万余路视频数据汇聚融合,覆盖城市治理各领域,构建内部、低点、高点、无人机为一体的多维立体视频感知网络,为城市治理提供全方位视频监管服务。“智”用,提升非结构化数据开发学习能力,重点训练黄河乌海段非法渔船、污染物感知、违停占道等20余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让“城市思考起来”,促进城市治理手段智能化、精细化。“知”情,全面汇聚城市物联感知数据,实时感知易积水井盖、重点桥梁涵洞、燃气重点部位、独居老人健康、水气暖市政设施的预警状态,打通城市治理“神经网络”,让“城市大脑”感知城市每一次“跳动”。
二是“一个平台”统管,让城市治理指挥有“法”。乌海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构建城市“一网统管”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治理结构性创新。大力促进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多维度数据融通,打造集态势感知、研判协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智慧城市智能运营管理平台,统筹指挥中心大屏端、部门桌面端、管理移动端一体化建设,实现跨领域、深层次、智能化的“一个平台管全市”。平台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座,与数据中台、智能中台、视频平台、物联网平台等基础系统融合创新,构建多维、立体、全景的数字孪生“新乌海”,支撑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对城市运行管理事件进行实时预警、指挥调度、考核管理和分析研判,实现城市事件智能感知、案件智能分发、自动闭环处理,为城市治理提供全方位支撑服务。
三是“N个场景”应用,让城市治理行动有“术”。乌海以强化场景需求为牵引,充分挖掘数据要素开发应用潜能,不断丰富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环境执法部门应用黄河乌海段全域覆盖高点视频数据和热成像感知数据,自动感知发现非法渔船、大型漂流物等预警事件,智能派送案件,扛起黄河入蒙生态保护首站首责。城管执法部门应用视频数据,通过AI算法智能分析游商经营、车辆违停、占道经营、垃圾倾倒等事件,借助远程喊话、短信发送、智能语音等能力,推动城管巡查从传统人工向智能发现转变,城管执法从接触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公用事业、交警部门协同应用气象、涵洞电子水尺、易积水井盖位移、视频等数据要素,实时感知预警城市内涝状态,实现精准指挥调度,及时应急处突。水气暖等市政设施实时监测、独居老人健康感知、大气环境精细化监测、工地噪音扬尘预警等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创新,为乌海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最后一米”触达,让城市治理落地有“声”。乌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数据要素抓准小切口、打通梗阻点、提升便捷度,创造更多民生微幸福。蒙速办APP提供政务服务、线上公交等194个本地特色应用,实现“掌上办、网上办”,着力构建“无忧”办事环境。“12345”全量整合城市热线资源,与“110”实现两线联动,7×24小时保障群众诉求畅通无阻。构建“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全方位受理格局,建成“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服务体系,结合“两微一端”受理渠道,让市民通过“随手拍”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治理。“大美乌海”城市APP聚焦群众高频诉求,上线“报事儿”功能,居民一键报事,属地物业抢单处理,让“小事儿”化解在小区内部。智慧挪车通过车辆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安全有效快捷的为群众提供服务。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实现高空抛物事件回溯,电动车充电安全预警、电梯安全防控等智慧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