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24-10-24 20:02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分享到: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围绕企业需求与关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提质增效,不断在优化涉企服务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
一、梳理精简审批事项,项目建设“加速跑”
对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审批阶段对12个部门851个工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编制了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及市政基础设施等9个类别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和危化类化工项目审批流程图,细化梳理简易低风险企业准入准营118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40项精简至27项,政府投资项目和一般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20个工作日分别压减至81个和68个工作日,涉企审批效能显著提升。
二、推进“多规合一”,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3.0升级改造,将工程建设项目四个阶段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完成了与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系统以及政务服务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完备了“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系统功能,借助系统区域评估成果共享模块,建设项目直接可通过工程建设项目网上服务平台获取评估成果,已有133个项目通过系统落实区域评估,区域评估比例达15.63%,实现了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的目标要求。
三、“一张表单”跑审批,实现材料提交“无纸化”
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工作要求,在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接入了电子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利用数据共享、数据复用等方式优化填写模式,变“多次填表、多次提交”为“一次提交、多次复用”,打破了多年来传统纸质表单审批方式,在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审批服务的同时,推动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自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已有851个项目实现线上全程网办,网办率接近100%,审批办件总量2931件,基本实现了“系统之外无审批”。
四、打造企业服务专区,为企服务“零距离”
构建市、区企业服务专区+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三级企业服务体系,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现有条件规划建设集政策咨询、辅助申报、沟通协调、诉求回应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梳理涉企服务事项129项,确定企业服务专员20人,健全完善6项配套工作制度,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咨询、业务申报指导、部门沟通协调等全方位、多样化、全过程帮代办政务服务,更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五、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提升服务 “软环境”
线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定期邀请各产业、各行业重点企业代表召开恳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营造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暖商稳企工作氛围。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企业恳谈会18次,发现并解决企业在日常生产、日常经营、市场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34个。线上搭建“企业服务空间”,针对企业的类型、所属行业、需求特点等内容,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政策查询和办事服务。根据用户所在地、浏览足迹、证照信息等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主动匹配近千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更大程度便利企业办事。解决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协调的问题,将惠企政策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